北京大力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建設
7月25日
北京市文物局?公布
《關于支持
非國有博物館館舍建設
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
大力支持新建非國有博物館
非國有博物館是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重要力量。為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切實幫助解決非國有博物館館舍用房和建設用地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以及關于博物館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緊緊圍繞“四個文化”基本格局和“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框架,大力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發展,推動北京博物館事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建設“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北京博物館之城,推動北京不斷朝著首善之區、模范之地、創新之城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脈標志邁進。
堅持正確方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社會效益為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積極性,努力破除體制機制束縛,推進博物館發展理念、技術、手段、業態創新,釋放發展活力。
堅持質量優先。堅持以高質量服務為核心,夯實發展基礎,實現博物館高品質、差異化發展,提升北京博物館之城國際影響力,助推北京經濟社會發展。
(一)大力支持新建非國有博物館
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大局,圍繞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四大方面,支持機構和個人在北京新建一批符合城市規劃、符合首都氣質的大中型非國有博物館。支持各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合理安排博物館建設用地,建設非國有博物館集群。支持各級政府利用所屬閑置空間資源引入博物館項目。對新建、改建非國有博物館項目,在項目立項、用地保障、行政審批等方面優先支持。支持以公建民營、民建公助等方式新建非國有博物館。
責任單位:市規自委、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文物局、各區政府
(二)優化非國有博物館用地供應保障
根據《城市規劃法》《土地管理法》有關要求,在城市規劃確定的文化設施用地中優先安排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用地。對符合國家《劃撥用地目錄》規定的非國有博物館項目建設用地,經區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按劃撥方式供地。按有償用地方式供應非國有博物館項目建設用地的,可按協議方式辦理用地手續。非國有博物館項目建設用地不得擅自改變用途,不得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非國有博物館項目終止的,建設用地由政府收回。申請建設用地的具體申報和審核程序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責任單位:市規自委、市發改委、市文物局、各區政府
(三)拓寬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空間
完善博物館備案機制,鼓勵利用歷史文化街區、連片平房院落中的騰退文物建筑、名人故居、商業老字號、工業遺產、空置廠房等閑置空間,以及歷史文化名村鎮、傳統村落中的保護建筑、老屋等作為館舍,引入各類非國有博物館。各類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項目,鼓勵和支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用于引入非國有博物館。對利用騰退空間建設非國有博物館集群的,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下放相關審批權限。鼓勵在旅游景區利用現有空間引入與景區內涵相吻合的非國有博物館,并為博物館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運行保障。
責任單位:市文物局、市文旅局、市規自委、市住建委、各區政府
(四)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內建設非國有博物館
支持在市區兩級文化產業園區興辦非國有博物館。將文化產業園區利用區內空間采取免費、低租金等方式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備案運營作為認定市級文化產業園區的條件之一;對于已經認定的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將其減免額度列入園區公共服務實際發生費用,納入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支持資金政策范疇,享受不高于年度公共服務實際發生費用30%的資金支持。對于在園區興辦非國有博物館的獨立法人企業,將其辦公面積納入“房租通”政策支持范疇。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文物局、市文資中心、各區政府
(五)積極探索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非國有博物館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積極探索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非國有博物館場所。非國有博物館涉及違法建設,納入違建臺賬處置。對于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的具有一定特色的非國有博物館,其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規劃的,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由屬地政府支持其完善相關手續。可設置不低于5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經市、區兩級行業主管部門批準,過渡期內可正常開放,并可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博物館備案。
責任單位:市規自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文物局、各區政府
(六)支持非國有博物館進入城市公共空間
支持城市公共空間引入博物館功能,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因地制宜以“一館多址”的方式在社區、企業、學校、公交場站等各類城市公共空間建立“微博物館”。支持住宅小區配套文化空間優先用于設立非國有博物館,推動博物館文化與社區的融合。鼓勵在商圈改造項目中有針對性地植入博物館功能,鼓勵在商業綜合體中引入“小而美”的非國有博物館,推動博物館文化資源與商業的融合。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規自委、市文物局、市商務局
(一)完善組織領導。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博物館之城建設專項工作組負責統籌協調落實支持非博物館館舍建設相關工作。各區、各部門應加強重視,強化措施,根據本區特點和本部門職責,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并依據本《意見》提出創新舉措。
責任單位:市文物局、各區政府
(二)做好規范管理。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要求,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探索新形勢下非國有博物館管理機制,在行業準入、陳列展覽、學術交流、館際合作、政策信息等方面加強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指導。定期對非國有博物館質量和運行評估。
責任單位:市文物局、各區政府
(三)加強協調引導。建立非國有博物館館舍資源信息發布平臺,定期將各類閑置、轉型館舍資源向社會公布,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申請入駐。編印發布《非國有博物館扶持政策導讀》,引導非國有博物館用好用足現行扶持政策。各區行業主管部門要建立常態化咨詢機制,為屬地非國有博物館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責任單位:市文物局、各區政府